杏花岭区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
时间:2023-11-13 来源:杏花岭区统计局 字体大小:放大 正常 缩小
索引号 | 主题分类 | 公开主体 | |||
发文字号 | 成文日期 | 发布日期 | 2023-11-13 | ||
公开类型 | 主动公开 | 公开属性 | 全部公开 | 首次公开 | 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|
公开期限 | 长期公开 | 公开载体 | 政府网站 | 来源 | 杏花岭区统计局 |
前三季度,在区委、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省、市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全区经济运行延续稳步增长态势。
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稳步增长,第三产业拉动明显。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64.05亿元,同比增长5.0%,高于全省(4.5%)、全市(3.0%)0.5、2个百分点,十县区排名第二。一、二、三产分别增长1.0%、-1.0%、6.3%,三产强力支撑地区生产总值,拉动GDP5.2个百分点,三产增加值高于全市(4.0%)2.3个百分点,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.1:17.9:82.0。
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增长,重点企业强力拉动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.51亿元,同比增长38.8%,高于全市(1.0%)37.8个百分点。三家重点企业1-9月实现增加值5.5亿元,累计增长172.9%,拉动全区工业增加值152.3个百分点。
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,实现稳步增长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4.23亿元,同比增长1.2%。金银珠宝类、石油类和体育、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快速增长,分别增长17.4%、52.8%、59.6%,共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.4个百分点。
重点项目拉动全区固投,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提升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.80亿元,同比下降12.6%,高于全市(-18.4%)5.8个百分点。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466546平米,同比增长88.3%。
一、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
1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64.05亿元,同比增长5.0%。太原市十县区排名第二。
2、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44.60亿元,同比增长6.3%。太原市十县区排名第一。
3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.51亿元,同比增长38.8%。太原市十县区排名第一。
4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.80亿元,同比下降12.6%。太原市十县区排名第六。
5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4.23亿元,同比增长1.2%。太原市十县区排名第十。
6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.00亿元,同比下降16.2 %。太原市十县区排名第八。
7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4537元,同比增长4.6%。太原市十县区排名第七。
8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720元,同比增长6.3%。太原市十县区排名第八。
(注:随着综改区的启动,太原市实行“在地”统计,即民营区部分企业纳入我区范围统计,太原市只公布包含民营区的市目标考核指标排名情况。但以下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仍以我区原口径进行分析)
二、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
1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9.66亿元,同比增长13.0%。
2、批零贸易业销售额完成357.79亿元,同比下降13.8%。
3、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完成20.26亿元,同比增长17.0%。
4、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完成594.97亿元,同比下降11.8%。
三、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分析
(一)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
前三季度,全区地区生产总值650.83亿元,同比增长4.9%。从三次产业看,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.81亿元,同比增长1.0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4.45亿元,同比下降2.1%,第三产业(服务业)实现增加值535.57亿元,同比增长6.3%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.1:17.6:82.3。
(二)规模以上工业保持增长态势
1、总体运行情况
1-9月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.44亿元,同比增长39.0%,较1-8月(44.8%)下降5.8个百分点。
9月当月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.05亿元,同比下降10.3%,比8月当月(-11.1%)回升0.8个百分点。
从经济类型看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6.82亿元,同比增长7.3%;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6.55亿元,同比增长75.9%。
从三大门类看,制造业增加值8.76亿元,同比增长40.8%,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5.2%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3.80亿元,同比增长0.6%,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8.3%;采矿业增加值0.88亿元,同比增长1196.3%,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.5%。
2、主要运行特点
(1)非传统产业拉动工业高速增长
1-9月,非传统工业增加值12.39亿元,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92.1%,累计增长28.0%,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.3个百分点。
(2)工业新动能加快发展
1-9月,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.90亿元,同比增长98.3%,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6.4%,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.6个百分点。
战略性新兴产业中: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0.19亿元,下降19.0%;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4.63亿元,增长139.7%。
(3)新入库企业贡献较大
2023年新入统的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,实现总产值5.87亿元,增长79.9%,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.8%,拉动全区工业总产值4.9个百分点。
(三)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
1、总体运行情况
前三季度,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4.98亿元,同比增长5.3%。
从规模看,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33.43亿元,同比增长5.7%;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1.55亿元,同比增长4.5%。
2、主要运行特点
(1)居民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保持活跃
1-9月,限额以上粮油、食品类商品零售额87.92亿元,增长9.1%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.3个百分点。限额以上饮料类商品零售额3.50亿元,增长18.2%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.4个百分点。限额以上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2.03亿元,增长32.2%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.3个百分点。其中:限额以上服装类商品零售额1.35亿元,增长65.5%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.4个百分点。
(2)体育、娱乐用品类商品消费呈现较快增长
1-9月,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.3%的体育、娱乐商品零售额1.70亿元,增长59.6%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.6个百分点。
(3)新入库个体户拉动明显
2022年以来,全区个体户新入库228家,完成零售额13.61亿元,同比增长21.7%,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.9个百分点。
(四)固定资产投资下滑
1、总体运行情况
1-9月,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.59亿元,同比下降13.5%,较1-8月(-8.6%)下降4.9个百分点。
从三次产业看,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.20亿元,同比下降63.1%;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.14亿元,同比下降82.6%;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7.26亿元,同比下降7.4%,其中,房地产开发投资16.56亿元,同比下降35.0%。
从隶属关系看,中央项目投资9.43亿元,同比下降12.6%;地方项目投资35.25亿元,同比下降7.4%;其他项目投资13.92亿元,同比下降30.5%。
2、主要运行特点
重点项目拉动全区固投增长
太原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(二期)PPP项目、太忻经济区建设杏花岭区敦化南北路沿线两侧城市更新项目、太忻经济区建设杏花岭区2022年杏花岭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、2022年杏花岭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(第二批)项目和康乐幼儿园(敦化北路校区)新建项目,1-9月累计完成投资18.89亿元,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31.7%,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15.7个百分点。
(五)建筑业呈现下降
1、总体运行情况
前三季度,全区建筑业企业总产值594.97亿元,同比下降11.8%。在外省完成的产值218.58亿元,同比下降19.7%。
从建筑业总产值构成看,建筑工程产值558.25亿元,同比下降11.1%;安装工程产值29.70亿元,同比下降21.9%;其他建筑业产值7.02亿元,同比下降18.1%。
2、主要运行特点
新签订合同额较去年同期呈现下降
从签订合同情况看,2023年1-3季度签订合同额1500.82亿元,同比增长3.8%;比上年同期(2.7%)高1.1个百分点。其中新签订合同额861.54亿元,同比增长0.3%。较去年同期(1.8%)下降1.5个百分点。